中华周易研究会
李双双小传 第八节
春节前,全县举行了一次食堂大评比大检查,孙庄食堂因为粮食节约和粮食调剂搞 得好,被评为全县一等红旗食堂。

  双双这时已经接替了金樵的食堂管理员,由于工作积极负责,办事又公道,群众很 满意,在冬天整社建党时,她被吸收加入了党。

  这时正是正月开春,公社里布置要大浇小麦返青水。队里因为去年红薯收得多,每 天要吃三分之一红薯。红薯这东西才吃新鲜,吃的久了容易吃絮。双双看着每天中午的 馒头,晚上的汤面条社员们都吃的很快活,就是早上的红薯稀饭,三大锅饭总是要剩半 锅。小孩子们吃饭时,有的只把米粥吃了,把红薯剩在碗里,摆的满屋都是。

  双双每顿收拾碗筷时,眼里看着剩的这些红薯。又心痛,又可惜。她想着这都是隔 年下种辛辛苦苦收回来的粮食,就这样浪费掉多可惜!这天夜里,她就把喜旺、桂英、 四婶等等集起来开了个会,研究看怎么办。

  双双说:“每顿饭红薯剩的那样多,咱们都看见了。社员们吃絮了,咱们得改改样 子。只要饭作的好,花样变得多,社员们一定喜欢吃。”

  喜旺平时对这个事也挺烦气,有时候还楞着眼和小孩子们吵几句。这时他说:“叫 我看是吃的太饱了!饿不上两顿你看他吃不吃。”

  双双说:“我就不同意你这个意见,咱们办公共食堂是既要群众吃饱,还要群众吃 好,这和过一家子日子一样,你不能叫人家提意见。”喜旺说:“:要没意见也容易, 把细粮搧住尽吃啦!细粮吃完,只剩下红薯,他们不吃也没办法。”

  双双听他这么说,就生气地说:“你这个人就是一头碰到南墙上,别的就没有法子 啦?这每个月细粮决不能超支,亲老子说也不行!担子在我们肩上,不能没个计划,现 在吃完了,将来锅吊起来!”

  桂英这时也说:“有些社员这两天也说:‘哎,正浇地哩,少吃点红薯吧。’咱可 不能开这个例子,将来都剩下红薯,做饭才作难呢。”

  双双说:“那么好的红薯,糟蹋了也真可惜。只要想办法,还能做不好?”

  喜旺这时不敢大声说了,却在一边嘟哝着说:“红薯总是红薯,还能把它变成一朵 花!”

  四婶这时候却说:“要是不怕费工夫,也能改变个花样呀。

  俺家里以前穷,孩子们就是吃红薯长大的。这东西我做过,把红薯磨成粉浆烙煎饼, 又省面又好吃。另外红薯面多少掺点白面,擀出来的面条可好啦!”

  双双听到四婶有这方面的老经验,高兴的鼻子眼都会笑了。这天吃罢晚饭,也顾不 得回去睡觉了,几个人点上灯就在食堂里试验起来。一直试验到半夜,煎饼和面条试验 成功了,煎饼摊出来又香又软,面条也擀得又细又长。这一回喜旺服气了,他想着: “真没料到,这红薯里边也还有这么大学问。”

  吃清早饭时,老支书来食堂正找双双他们研究如何改进生活,双双说:“你来看看 我们做的这两宗东西。”老支书看了煎饼和擀的面条后,高兴地说:“报喜!赶快报给 公社!上级正大抓,‘粗粮细吃’,这一回咱们又走在前边了。”双双说:

  “就是有个问题,煎饼摊着太慢,一百多口人吃饭,做不出来。”

  老支书说:“那再想办法,反正咱们是找着门道了。”

  上午,老支书到公社党委开会时,把这事情汇报了一下,下午党委会的福利委员也 来孙庄了。他看了做的这几种东西,还亲自在这里试验做了做,觉得是个很大的创造, 马上从机械厂拨来了一部轧面条机,当天晚上,还在全公社的广播大会上,表扬了李双 双和四婶,又推广了这个经验。

  喜旺和双双都在听广播。喜旺听着对双双的表扬,心里却老大不痛快。双双这时早 看透了他的心事,就问:

  “怎么你那个脸上,就像阴了天?”

  喜旺没吭声,只叹了口气。双双又问,喜旺说:“我跟着你呀,反正是一辈子也是 个老鼠尾巴,发不粗长不大。”

  双双说:“你是炊事员,我也是炊事员,我怎么就妨碍了你哪!”

  喜旺说:“你看你如今县里也去开过会了,报上也登过了,广播里三天两头表扬你, 我只能拉马缒蹬,永没有出出头那一天!”

  双双听他这样说,噗哧笑了。原来喜旺也想跃进跃进呢,可是他这个看法却不对。 双双就对他说:“我去开会,是代表咱们孙庄食堂去的,这里边也有你一份。再说去开 会是为了交流经验,改进工作,怎么能算出出头?你真是要想,去‘出出头’,这个会 还不敢叫你去开呢!”她这么一说,喜旺脸红了,双双急忙又说:“什么事情,不能从 个人想起,要为大家。你只要好好劳动,想办法把群众食堂办好,不要说县里省里,北 京你也能去!可是你心里就没有把食堂办好这一格,还想着要出出头,那当然不会有那 一天。”接着双双又向他讲了几段劳动英雄故事。

  喜旺仔细听着想着,觉得双双的话有道理。照他原来想着,如今人不为钱了,还要 为个名。可是照双双讲的,这图个名也是不光彩。只能是为工作,为大伙,为社会主义。 喜旺想到这里,觉得和自己结婚十多年的这个老婆,忽然比自己高大起来,他不由得嘴 里溜出来一句话:

  “劳动这个事,就是能提高人!”

  双双没有听清他说的是什么,就问他:“你说的是什么呀,像在肚子里说的一样?”

  喜旺说:“我说我知道,你别问了。我说今后啊,我一定要赶赶你,也要争个上游!” 双双感动地说:“这太好了!我听见你说这个话,比人家表扬我还高兴。眼前这炊具改 革就是个大事情,你在这上边想点办法嘛!”

  喜旺这时也兴奋地说:“十七还能常十七,十八也不能常十八,浪子回头还金不换 呢!我孙喜旺就不跃进跃进了?”

  喜旺这次谈话以后,就像换了个人。第二天就在这煎饼灶上打主意。他一心想要创 造个快速摊煎饼的方法。他一个人抱住头想了半夜,猛的想起来从前在饭馆学徒弟时, 烧茶炉子的炉灶来,茶炉灶是好几个煤火眼,所以一次能烧开几把壶,他就根据着这个 道理,连夜创造了一种“多孔台阶式煎饼灶”。这种灶一次可以摊六个,一个人摊两个 钟头,就可供上一百多口人吃煎饼。

  煎饼灶创造成功了,老支书又亲自领着他们把食堂的吃水用水改成自流化。双双和 桂英又制成了一种洗碗机和保暖饭车。这事情轰动了全村社员,大家都来看,看着喜旺 做的煎饼灶,都最感兴趣。

  这个说:“这一下把红薯算找着出路了!”

  那个说:“有了这东西,大家都要增加体重了。”

  老支书也表扬喜旺说:“喜旺,就得这样干!这个创造好的很,我今天夜里去公社 开会,再去报个喜!”

  喜旺说:“进叔,你去报喜时再捎上一条,就说李双双那个爱人,如今也有点变化 了!”他这么一说,大家都乐得轰轰地笑起来。

  第二天清早,队里人在地里突击抗旱浇小麦拔节水,青年们也在往地里上草木灰等 磷钾肥料。

  双双和桂英、四婶把面条做好后,喜旺又摊了几百张煎饼,一齐放在保暖饭车里, 由双双推着,向着村西的小麦田里来送饭了。

  这时正是春天二月来天气,村外大队栽的桃树园,正开的粉红灿烂,远远看去像一 片云霞。马路两旁的小柳树,也摇曳着软溜溜的像金线似的枝条,把一朵朵飞絮,弄得 满天飞舞。

  在小麦丰产田里,脚下到处都响着淙淙的流水声音,从水面上,又飘送过来人们的 欢笑声音。双双只有两天没到这边来,可是她发现那油绿绿的麦苗,就像手提着长一样, 已经密密实实的扑住膝盖了。

  她把饭车推到一个水车井台上的大柳树下,扬着手巾喊了两声,人们都说着笑着围 过来了。

  这时有个小伙子问着:“双双嫂子,今天给我们做的啥饭?

  听说你们有了新花样了?”

  双双笑着说:“你们打开看看就知道了,多提意见啊!”

  一个老汉接着说:“吃李双双做这个饭,别的不说,真干净,挤着眼吃都不要紧。”

  双双把大家招呼来后,自己就去推着水车,不让水断了。

  一个小姑娘叫着她说:“双双嫂子,咱们来一块吃吧,你也休息一会。”双双说: “我回去吃。”旁边一个妇女说:“哎,别叫她了,她这已经习惯了,早晚来送饭,非 干一会活不行。”

  双双在推着水车,大家在吃饭。她只听见大家打开保暖饭车以后,都高兴地吵起来 了。

  这个说:“这是什么面条啊,像细粉丝一样?”

  “你们尝尝,你们尝尝,筋丝丝的,比白面还好。”

  “这就找不到红薯面嘛!”

  又一个小伙子喊着说:“你们看,还有热煎饼哩!”

  “来吧!外焦里软,这煎饼就叫,‘老头美’!”

  “双双嫂子!食堂饭做的好!我们要贴你们的大字报了!”

  大家你一句,我一句说着吃着,双双在井台上听着,只是在抿着嘴笑。

  她一面推着水车,看着清清的泉水,顺着渠道往地里奔腾的流着,一面听着大家呼 噜呼噜的吃饭声音,吃得那样香,那样甜,那样有味。就在这时候,她忽然感到她们在 食堂里滴下的汗珠,好像也随着清清的泉水,流到这茁壮茂盛的丰产田里,变成了米粮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(选自《人民文学》1960年第3期)
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中国周易研究会 邵伟华 顾问


Top  返回